欢迎访问政协宁国市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长廊 > 文史资料

抗日英烈饶祖武:不灭倭寇誓不还

2015/9/22 17:11:25 人评论

 

饶述仁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整个中华大地都在为民族独立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那段岁月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无数仁人志士投身抗日救亡的伟大事业。这其中,也包括从宁国平兴妙山村走出来奔赴抗日战场的饶祖武。饶祖武1907年生于安徽宁国,1940年殁于抗日战场著名的湖北襄樊保卫战。他参加过北伐战争,战死在抗日疆场,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保卫祖国的壮丽事业。

 

投笔从戎

 

饶祖武五岁丧母,无兄弟姐妹,父亲饶味新在外地工作,无暇顾及家庭,年幼的他便由贫苦的舅父和五叔抚养成人。一九二五年,饶祖武毕业于省立宣城第四师范,在家乡妙山村开办乡村小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目睹国事日非的状况,饶祖武满腔的爱国热情在胸中燃烧,在征得父亲同意之后,决定投笔从戎,一九二六年毅然参加了中国国民革命军,同年考入黄埔军校武汉随营分校,毕业后即随军北伐。北伐战争结束后,因父亲在南京国民政府工作,饶祖武便在南京教导团任连长,后到杨虎任司令的上海警备司令部任保安大队副兼中队长。

 

上海抗战

 

一九三七年,京沪警备区司令部派饶祖武在上海开办抗日干部训练班,并任命他为第一学员班班长。饶祖武工作认真负责,训练有方,出色的完成了训练任务,培养了一批抗日军政人员。在“八·一三”淞沪抗战中,饶祖武任抗日将校突击队队长,带领一批骨干力量,在吴淞口、黄浦江一带海域内专门袭击日寇的军舰船只。日寇侵入上海时,饶祖武为了减少牵挂,一心御敌,派人将家人送回宁国。在三个月的上海保卫战中,饶祖武曾率领敢死队,以手榴弹缠身,和日寇战车作殊死拼搏。在上海闸北的一次战斗中,饶祖武左腿中弹受伤。上海沦陷后,饶祖武所在部队担任掩护任务,未能及时突围撤退。经法国人周旋,饶祖武所在部队暂避在上海肇和中学。后经友人多方营救,饶祖武与宁国老乡李仁宪等人一道,化装成普通难民,搭乘德国轮船到达宁波,再辗转乘车到达抗日中心武汉。

到达武汉后,部队打算让其休息一段时间后在后方安排工作,然而饶祖武求战心切,不愿在后方为官。一九三八年春,他只身奔赴湖北省安陆县,经时任国民党五十六师参谋主任的宁国老乡、好友汪宗鲁介绍,出任五十六师三三四团一营营长。离开武汉时,饶祖武交给李仁宪先生淡黄色毛线围巾一条,请他带回家中,并对李仁宪先生说:“抗日军人一无所有,仅以此物带回安慰家人,我若不测,则留此物作为父母妻儿之永久纪念。”在安陆县上任后,饶祖武即奔赴前线作战。不久,寄回近照一张,在照片上下左右写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不驱逐日寇誓不归里。”并给父亲来信说:“吾将奔赴抗日前线,生死莫测,小儿年幼,请大人严加管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务必促其好学,培养其民族气节。”

 

转战襄樊

 

一九四0年五月五日,接上级命令,饶祖武所在的三三四团以一天一夜徒步急行军一百八十余华里的速度从安陆奔赴樊城(现襄樊市)双沟镇。官兵们士气高涨,斗志昂扬,沿途百姓为抗日将士们端茶送饼送鞋袜,军民同仇敌忾,场面悲壮感人。部队到达后立即布防。饶祖武所在营担负正面攻击任务,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部队与日寇鏖战半个月。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敌我双方形成反复较量的拉锯战,双沟镇阵地曾几失几得。

一九四0年五月十八日至十九日,日寇猛增火力和兵力,飞机、大炮对双沟镇狂轰滥炸,步兵在战车的掩护下向双沟镇疯狂反扑。饶祖武带领部队坚守阵地,英勇抵抗,拼死搏杀,血战两昼夜,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过大,双沟镇失守,三三四团官兵一千五百余人全部战死,饶祖武壮烈牺牲在日寇的战车下,年仅34岁,牺牲时,他的口袋中藏有一封尚未寄出的家书。襄樊会战震憾了全世界,增强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

 

长存

 

樊城附近有一座岘山,西晋有惠政的大将羊祜葬于此山,百姓为了纪念他,立“堕泪碑”。饶祖武及三三四团官兵牺牲后,国民党当局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他们安葬在岘山脚下,并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以示阵亡将士与羊祜同垂不朽,名垂青史。碑文的挽联为:“指日收京,顽敌已成强弩末;捐驱报国,精魂犹在大刀头。”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了“抗日阵亡将士证明书”及抚恤金给予令,以告慰烈士英灵及家属。

一九八五年五月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书曰:“饶祖武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

00年三月份,饶祖武的照片和事迹简介被收录到宁国烈士纪念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