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宁国市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长廊 > 文史资料

宁国近代人物简介

2011/8/2 8:14:20 人评论

 

杨志进 号淑臣,清同治元年(1862)以军功保至副将,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调任肃州镇属金塔协营副将,旋又调署陕安镇中营游击。光绪十五年(1889)四月护理陕安镇总兵,二十一年(1895)调补白士营游击。卒于任内。
 
万四一 (18711901)狮桥人,本姓马,幼时随母改醮万家而易姓万,号长达,字宏声,清末武秀才。光绪二十七年(1901)与田化龙一起组织反清起义,任义军先锋,因遭清廷镇压,与田化龙同时遇难。
 
邹谦 (18831945)号宗堂,字益轩,原籍湖北松滋县。八岁随父迁居宁国学医,后考入安庆高等学堂博物科,受业于严复之门,获优贡生。结业后返宁国倡办新学,先后出任宁国劝学所长、教育会长、局长及皖南国民精神总动员协会会员、县难民救济支会副主任委员等。民国1632年在西街开设西津书局,供应全县小学教科书,出售各种科技书籍和进步书刊。
邹谦热心教育、文化和社会公益事业,曾参与倡修宁阳公园,担任民国《宁国县志》采访以及芜屯公路副总工程师兼宣宁工段段长。抗日战争期间,创办宁国县难民收容所、难民诊所和难民小学,受聘为安徽省政府和皖南行署咨议。提倡妇女放足、剪发,并以家人示范推行新法接生。他医疗技术中西兼备,尤擅长妇、儿科。行医时对患者一视同仁,不论贫富贵贱均尽力尽心给予诊治,著有《临床心得》手稿。他主张禁吸鸦片,禁止赌博,研制戒烟丸,编印《赌博之害》等宣传资料,收到较好社会效益。
 
蔡秀云 (18871960)艺名蔡瓜,皖南花鼓戏著名艺人。原籍宣城孙家埠,民国年间常在宁国演出,在广大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1952年牵头组织宁国县花鼓戏剧团。
蔡秀云毕生酷爱戏曲艺术,22岁拜师学艺,戏路较宽,京剧、徽剧、花鼓戏样样能演,生、旦、净、丑行行皆通。特别是生行艺术,其唱腔已形成完整体系。他是小生陶腔创始人,唱腔清丽宏亮,刚健中透婉约,丰润中含飘逸,加上其扮相潇洒英俊,给观众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蔡秀云在艺术生涯中历尽艰辛。解放前,全家随班流动,数十年如一日,刻苦砥砺,练功吊嗓。51岁双目失明,由其女扶上舞台,摸清方位,坚持登台献艺,其高尚艺德赢得广大观众赞赏。1958年调芜湖地区艺术学校任教师,口授传统剧本30多个,为继承和保存传统戏曲艺术作出积极贡献。
 
凤鸣岗 (18901970)字振声,河沥溪人,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授陆军步兵中校。历任国民党军队师参谋长、黄浦军校主任教官、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班副及广州分校办公处处长。民国29年(1940)解甲归里,先后出任县立宁国初中校长和私立洁心小学董事长。1954年在安徽省行政学院学习时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81963年被选为宁国县第三、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聘为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凤鸣岗在授业黄浦军校期间,受该校政治总教官恽代英和苏联顾问鲍罗廷影响,思想上萌发忧国忧民之念。抗日战争中,目击山河破碎,国事日非,感时吟《悼秋瑾》诗:
闻道当年鏖战地,至今犹带血痕流。
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
领海无权悲索莫,磨刀有日快恩仇。
天风吹面冷然过,十万云烟眼底收。
20世纪40年代初,宁国县驻军云集,地方征徭摊派过重,他以军界元老身分与军方商议豁免;抓丁拉夫时,他家成为百姓避难之所。民国37年春节,他借书写土地庙对联之机,撰联提倡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盼望祖国和平统一。60年代初,曾投书旧时同僚、台湾当局前国防部长陈诚,敦促海峡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杨佚 (18911984)字觉庐,浙江省诸暨县人,早年毕业于杭州广济医学专科学校。民国6年(1917)参加中国红十字会组织的华工医疗队赴法国工作,民国8年回国入上海协和医院进修。先后出任浙江省公立普济医院院长,广济医院代理院长兼主任医师。民国16年迁居宁国县,在河沥溪创办平民医院,民国29年任宁国县卫生戒烟所所长。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卫生部军医署所属101兵站医院下迁河沥溪西郊陈村,杨佚兼任院长。解放后,续办平民诊所。1956年调县人民卫生院任医师,并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8年后利用颐养天年之机,撰写成十万多字的《经络与针炙定位》,因未及时付梓,交北京经络研究所收藏。
 
陈默君  (18941983)字维淑,女,怀宁人,民国4年(1915)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同年任教于安庆模范小学。民国8年(1919)迁居宁国,任县女子小学校长。民国18年(1929)调芜湖省立第二女中任舍务指导,民国25年(1936)复返宁国倡办独山小学并任校长,民国3538年(19461949)任宁国县妇联会副主席兼宁国初中女生指导。解放后任独山小学教师。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1958年退职。
 
江瀛洲 (18971987)字富贵,原籍桐城,出身厨师世家。清末,随父迁居宁国河沥溪,经营清水阁菜馆。民国年间,改馆名为江福兴,因其烹调技艺超群,饮誉宁国城乡,被誉为全县第一把刀。解放后,历任河沥溪合作饭馆、东津饭店及西津招待所厨师。
江瀛洲从事烹调工作70年,技艺精湛、全面,善制各类菜肴500余种,徽、川、泾菜及淮阳风味样样拿手;荤素筵席及红白两案别具一格。其拿手名菜有香菇炖马鞍翅雪度寒冬蟹炒海烧鱼裙、“酿海参”、烧腿筋夹沙肉,还擅长烤鸡、烤鸭、考方(四方形肥猪肉)、烤羊、烤小猪等。他办素席尤重造型,常以豆腐制作鸡、鸭、香肠,以藕作排骨,以山芋作鱼,造型栩栩如生,与原形无异。他还善用面粉制作各类水果及筵用糕点,小笼包亦是他拳头工艺,至今沿为宁国特产。
 
胡荣庭 (19001962)字焕之,西街人,民国10年(1921)就读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历任中国国民党宁国县筹备委员会常委、宁国县第一小学校长、县教育局督学、民众教育馆馆长等职。民国25年任《宁国县志》学校志采访并担负绘图工作。他还精通书画,擅长工笔人物。
 
程鸣九 (19011975)梅林人,一名鹏举,号云九,民国14年(1925)就读于南通医学院。历任国民党军队第三十六后方医院医务主任、第五十四野战医院院长。民国31年(1942)回宁国行医。30年代初在河沥溪开办宁阳医院,民国36年(1947)在河沥溪开办诊所,1956年调任县血防站医师。
 
庞乐三(1906~1984)   字六三,祖籍南京江宁,中医世家。其祖父曾任太平天国医官,太平军失败后,为避祸举家迁居宁国。庞乐三自幼受家庭熏陶,对中医有浓厚的兴趣,念私塾时就开始诵读《伤寒论》和《神农本草》,加之其思维敏捷,悟性极好,15岁即能协助父亲为人治病。16岁以后游学于杭州胡庆余堂药店,习中药炮灸、制丸散膏丹,学岐黄济世之术,遐时则求教杭城名医,苦心钻研,终学有成。25岁时回到宁墩,悬壶乡里。29岁在宁墩创建“庞庆和药店”,开始坐堂行医。药店为三层砖木结构,前店后坊,装璜考究,成为当时宁国县内最大、最豪华的药店之一。“庞庆和药店”自开办后,始终保持与芜湖张恒春、苏州雷允上、杭州胡庆余堂等大药店的业务联系,更因其用药纯真地道,经营诚信,不久即远近闻名。庞乐三对于药材的选用十分认真,甚至达到“苛刻”的程度,特别是对贵重药材的采购,每及事必躬亲。有一年庞乐三亲自在上海选购大批参茸等贵重药品,返回宁国时,被国民党湖州稽查队没收,最后还是通过杨虎(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出面干预才得以追回。
庞乐三医术精湛,熟悉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尤其擅长温病、伤寒及疑难杂症的诊治,是徽州、宣城二地区名老中医之一。庞乐三有深厚的中医药知识基础,故其处方用药往往轻灵活泼,于平淡之中每出奇效。一次为治一妇女连生3胎皆聋哑人之怪病,他从中医“谓聋者乃肾气不能上承,肾窍失聪;哑者乃心气不降于肾,坎离不能交泰”之医理出发,独辟蹊径处方医治,次年妇女再生一男孩,稍长即能言善语。诸如此类奇难怪症,庞乐三一生亲历不少,大多都能知源达变、博采众家之长,循中医辩证之说、撷土方验方之精华而出奇制胜。庞乐三平日勤于应诊著述不多,虽录有大量医案,可惜皆毁于1969年洪水之灾。现存世的仅有“文革”后在徽州地区召开第一次中医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甘露消毒丹加减治愈钩端螺旋体病》一文和1978年以后的《医案》3本计718篇。庞乐三对求医者不分贫富,都能尽心诊治。若逢贫困者上门求医,则分文不取,舍药救之,其良好医德广为乡里赞颂。晚年声誉日隆,求医者络绎不绝。
庞乐三豁达大度,热心乡梓。解放前就曾多次捐助宁墩小学金钱、土地,解放后更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率先将药店公私合营。1955年协同政府组建宁墩联合诊所,后改称宁墩卫生院,并任所长和首任院长。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国县首届委员会委员、宁国县工商联合会代表。(许绍乐)
 
 
姚镜清 (19071945)绩溪县戈溪乡(今家朋乡)人。民国15年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历任小学教师、报社编辑、区长等职。·事变后,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8年冬任铜陵县政府三科科员,时值国共联合抗日,因工作关系常与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及其驻铜陵人员接触,并在《抗战书店》中阅读一些进步书刊。皖南事变后离铜陵供职歙、旌等地。民国30年秋任宁国县胡乐乡乡长,他上任后根据该乡驻军多、苛捐杂税重的特点,积极领导群众抗丁、抗捐、抗税,把地方士绅免负征徭的不合理规定改为按贫富负担,提出只可把富人逼穷,不可把穷人逼死。征派壮丁夫役,对穷人明抓暗放,对富人则毫不宽贷。其大胆公正举措,博得劳苦民众一致拥护,赞扬他是绩、旌、宁、昌四县边区的第一个硬骨头乡长。民国32年春,中共旌绩宁工委负责人王成信、舒梦熊等洞察姚镜清具有革命倾向,即派中共地下党员邵盛福介绍入党。从此,他便以国民党乡长的公开身份巧妙支持、配合中共游击队活动。是年夏,他为帮助游击队解决粮食问题,以胡乐地区国民党军来往频繁为由,与宁国县政府多次周旋,将接近游击区的金沙仓库由县田粮处移交胡乐乡公所直接管理,为游击队及时解决大批粮食。民国34年初,他利用武装押解壮丁送县机会,采取名缴实送方式,事先与游击队约定时间、地点,使游击队三次缴枪17支,解脱被抓壮丁20多名。国民党军因此对姚镜清产生怀疑。当地土豪劣绅趁 机罗织罪名,四出投诉。是年4月中旬,国民党当局便以通匪、济匪嫌疑将其逮捕下狱。姚镜清身陷囹圄,大义凛然,在苏浙皖第三绥靖指挥部、五十二师、安徽省党政军视察团和皖南行营轮流刑讯下,坚贞不屈,民国34年7月1日在绩溪县城南下三里就义。
 
张丙申 (19071981)河北省唐县人。民国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入伍。历任河北省望都县第五区组织委员、区委书记,中共望都县委组织部长、副书记、书记等职。1949年25月任南调行军五大队政委。5月7日率南下工作队到达宁国与地方游击队干部会师,5月13日,中共宁国县委成立,张丙申出任第一任书记。他受命于宁国解放之初,国计民生,百业待兴,他带领全县人民开展剿匪反霸和基层政权建设,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以及三反五反运动,为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扫清道路,是宁国县政治、经济建设的奠基人之一。1952年9月,张丙申调离宁国,任芜湖造船厂党委书记,后调任中共合肥市委工交部副部长和工交政治部副主任。1981年在合肥病逝。
 
程从有 (19131930)罗溪村人,民国18年(1929)在安徽省立第四中学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次年11月1日在校本部旗楼上散发传单,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解往安庆杀害,年17岁。1981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仰锐锋 (19161937)一名仰启贤,潜山县槎水乡波罗村人。民国19年(1930)参加工农红军。是年6月17日因攻打梅城(潜山县城)失利,突围来到皖南山区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他以教书办学为掩护,先后在宁国县方塘乡波溪里和板桥乡庄屋一带宣传、发动群众,开辟建立工农红军游击区,为板桥游击根据地最早的开拓者。民国21年12月,红军地下活动泄密,遭宁国县国民党当局逮捕押送原籍入狱,后经组织营救,继续在潜山坚持红军地下工作。民国26年7月遭国民党当局逮捕残杀。解放后,潜山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朱有财 (19161974)一名朱世和,安徽省庐江县人,贫苦农民出身。少时曾流落乞讨、帮工。民国26年(1937)1月入伍,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工农红军班、排、连长,以斗争性强、英勇善战著称。在地方游击战争中,曾亲手将一叛变投敌的内亲处死,击毙一名玩弄两面手法的投机分子(国民党保长)。当时庐江县的上层官僚和土豪劣绅谈朱色变,庐江县政府悬重赏捉拿朱有财:捉到活人赏大洋两百,交出死的赏大洋一百。后由组织安排将其调离庐江转入鲁西正规部队。民国28年,在鲁西老人仓战斗中,率一个排兵力击退敌两个排的进攻,缴获轻机枪一挺,受到部队领导奖励。民国29年在张桥战役中双眼受伤,仍坚持不下火线,再次受到表彰。解放前夕,朱有财率一个连在安庆地区剿匪反霸,为配合大军渡江作出一定贡献。1950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任三河航运办事处副主任、省交通厅赴宁国工作队员。1956年2月调任宁国县人民银行副行长,1962年任县畜牧场党支部书记,1964年复任宁国县人民银行副行长。他作风俭朴,平易近人,所到之处,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受到群众尊敬。
 
叶祖绳 (19171941)万家乡万家村人。自幼好学上进,豪爽正直,虽出身殷实家庭,却同情穷苦百姓,常以财物周济穷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关心国事,与进步青年虞朝宗、郑先源等议论、探索和宣传抗日救国之道。民国28年5月,中共浙西特委在宁东仙霞一带开展敌后抗日活动,他积极投入战斗,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命为中共宁东区委宣传委员兼万家党支部书记。民国30年6月7日,同虞朝宗、郑先源等人一起发动组织威震皖浙两省边区的仙霞暴动,在战斗中牺牲,时年24岁。
 
虞朝宗 (19171943)一名先印,号绍云,仙霞乡虞家村人。10岁入私塾读书,民国25年考入宁阳小学高级班,翌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辍学。他少怀壮志,嫉恶如仇,在私塾就读时撰联抨击时弊:土豪劣绅,将来是我刀下鬼;贪官污吏,现在乃吾眼中钉横批:除恶务尽。民国23年宁国大旱,他发动饥民500多人,向当地豪绅地主开展夺粮斗争,迫使售粮30余万斤。民国27年10月,参加皖浙边区新四军游击队,次年,出任中共虞家村第一任支部书记,不久提升为中共宁东区委书记。民国30年6月组织领导仙霞暴动,失利后仍在皖浙边界坚持斗争。民国32年8月被捕,9月在歙县棠樾被国民党当局杀害。
 
蒋辉  (?1948)江苏宜兴人,新四军游击队涌溪第一连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长期活动在板桥游击区,为建立、巩固板桥革命根据地作出一定贡献。民国36年(1947)7月,在泾县汀王殿战役中牺牲。板桥人民为纪念他,于19521964年,将板桥乡易名蒋辉乡。其遗骸与吕辉、闵耀良烈士一起合葬于宁国烈士陵园。
 
闵耀良(?1948)江苏人。新四军游击队涌溪主力连指导员,常活动在泾、旌、宁、宣结合部的板桥游击区。民国37年(1948)1月22日,在旌宁交界处波岭沟战斗中牺牲。其遗骸与吕辉、蒋辉烈士一起合葬于宁国烈士陵园。
 
刘青山 (?1987)汪溪乡佛岭村人,民国34年参加新四军游击队,次年在江苏宜兴战役中双目受伤失明,授予一等革命残废军人。1950年1月复员回乡。
刘青山回乡后积极参加农业生产,50年代初,在当地率先组织农业互助组;1955年,他拄着拐杖走家串户,动员60多户农民在汪溪地区办起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水利建设工地上,他坚持象正常劳力一样出工,常因视力不济跌倒在工地上;1958年大旱中,他带头跳入深水塘中疏通涵管,保住200多亩稻田丰收。
刘青山身残志坚,深得群众好评,多次被评为县、省、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烈、军属、残废军人、复员军人模范代表。1956年,在首都怀仁堂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接见,彭德怀元帅和他握手交谈,中国盲人协会赠予一块盲人怀表。
 
邢璧瑾(1933~2007)   又名邢必井,江苏溧水县人。1950年10月参加工作,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土改工作队队员、小学教员、杂技团团长、花鼓剧团付团长、文化馆副馆长(主持工作)、文化馆党支部书记。系中国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宣城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宁国市第一、二届摄影家协会主席,第三届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邢璧瑾的中小学时代都是在芜湖度过的。1950年7月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生活困难,考入皖南革命干部学校学习,当年11月被分配来宁国县参加土地改革工作。在土改工作队期间,曾2次立功,后任工作队小组长。1952年2月调任宁国第一小学教员,后转任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1954年7月调入虹龙区文化站,从此开始从事群众文化工作。1958年以后相继在胡乐文化分馆、县造纸厂、虹龙广播放大站、县杂技团、花鼓剧团从事或主管群众文化工作。其间多次组织团队参加县、地区、省级文艺汇演。1977年元月任县文化馆付馆长直至退休。
邢璧瑾热爱群众文化工作,而且自己吹、拉、弹、唱样样皆能。自主持县文化馆工作以后,充分发挥其组织才能,先后组织业余文艺工作者,排演了话剧《于无声处》和《假报喜》、《扫花堂》、《打瓜园》等花鼓戏传统剧目,在群众中留下深刻影响。1982年以后,他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相继成功举办宁国首届烟花焰火晚会、龙舟大赛和舞狮龙灯竞赛等群众文化活动。1985年起,多次组织举办“津河之春”文艺调演,连续3届组队参加“宣州之声”音乐会,均取得较好成绩,受到领导的表扬。
邢璧瑾从1958年起就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参加天津摄影研究班学习结业后,他潜心钻研,功底日渐扎实。他经常肩背相机跋山涉水,足迹遍及城镇、乡村,活跃于干部群众之中,寻觅新鲜事物,捕捉美好瞬间,常被戏称为“苦行僧”。为出“精品”,他在文化馆几平方米简陋的暗房里一干就是20多个小时,饿了吃袋方便面,困了就在竹椅上打个盹。多年“苦行”终成“正果”,1977年其首件作品入选徽州地区摄影大展。随后,在《安徽画报》、《安徽文化》、《安徽新戏》、《安徽交通报》等报刊相继刊登其摄影作品近百幅,《天池风光》、《只生一个好》、《浣溪女》等作品获奖。《山城小站》被选入 “华东六省一市摄影作品联展”,《哥俩好》入选“安徽省第二届艺术摄影展”。并于1996年、2001年两次在宁国成功举办个人摄影展。
邢璧瑾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在“新闻摄影”上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业绩也更为突出。“文革”期间他抢拍下的历史镜头,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拍摄并策划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图片展”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众多宁国名优特产、建设新貌摄影作品被《宁国县志》采用;1983年赴宣、郎、广洪水灾区现场拍摄记实,为抗洪救灾作出了贡献。他拍摄的很多有价值的照片成为宝贵的史料,被有关单位和个人珍藏。特别是在1996年宁国“6·30”特大洪灾发生的时刻,他虽早已退休,但为纪录洪灾时宁国的真实情况,依然不顾自身安危,穿梭于洪水、人群之间,哪里有险情他镜头就出现在哪里,连续在洪水中工作八、九个小时,摄下了300余幅洪水肆虐和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洪、舍己救人的真实画面,为弘扬抗洪救灾精神留下弥足珍贵的资料。此外,还为侨胞、台属拍摄大量介绍家乡、宣传宁国的照片,并制作成影集和画册,在海外华侨、台胞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邢璧瑾为人热情、豪爽,给人的印象总是春风满面、笑口常开、乐于助人,社会人缘很好。组织上对他的鉴定是:该同志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苦干,对布置的任务不分份内份外都能尽力完成。先后获得宁国县打击刑事犯罪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和抗洪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许绍乐)
 
 
 
王坤芳(1934~1991),女,宁国市宁墩镇人。14岁在宁国初中读书,后因病辍学回家随父王英培临诊学习,尽得其传,成为家传中医外科传人,其后又拜名医为师学习中医内科。同时协助父亲抢救、医治、看护大批骨折、枪伤患者。其间细心研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医宗金鉴》等古代医学名著,报名参加天津国医学院函授学习。通读博览加上临床实践,使她中医功底日渐扎实。
1955年,王坤芳考入安徽中医进修学校,对中医理论进行系统学习,并且潜心攻读了内、外、妇、儿等科知识,后又跟随名师研习气功和养生之道,特别是喜得查少农老师的针灸真传。1956年毕业前夕受中医进修学校派遣,携同学回宁国做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在老中医的指导下,取得了用乌桕树根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成功病例,受到国家卫生部的重视。毕业后分配县医院工作。1958年赴南京中医学院针灸培训班进修,学习结束回到宁国后,就立即担起了培养新人的重任,先后共培训学生150多人。当时正逢三年困难时期,农村缺医少药,王坤芳就带领学生在全县巡回诊治,医治了不少病人。1962年赴安徽中医学院随汪寄岩老中医进修内科,深得赞许。在老师的亲自带教和悉心指导下,熟练掌握汪氏治疗癌瘤疾病医治原理、心得和方法。1971~1973年任宁国县五·七大学医卫班教师,在时间短、学生多、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亲自编写教材,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本县培养出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乡村医生。1974年王坤芳回到县医院,积极参与门诊、手术、病房会诊及下乡巡回医疗等项工作。期间曾在宁国县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会上讲授经络学、参与安徽省选拔中医人员试卷评判、徽州地区名老中医评审和带教医学院校毕业生工作。1978年被宁国县卫生局任命为中医科主任。1979年徽州地区卫生局授予主治中医师职称,1980年任徽州地区中医学会理事,1983年任宁国县中医学会副会长,1984年任宣城地区中医学会理事,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员。
王坤芳精于中医内科、针灸,且兼蓄中医药各家学说,其诊断严谨、临床细致,以整体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在用药上常反复推敲、独具匠心,并灵活运用师承与自己的经验,每每有奇效。先后用纯中药医治直肠癌、子宫颈癌、口腔粘膜上皮癌各一例,延长患者寿命均达五年以上;成功治愈二例颈总动脉瘤,以及颈淋巴结核、重度骨髓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毛细胆管型肝炎等疑难杂症。其一生医治患者无以数计,得到上级卫生部门的肯定和群众尊敬,亦为同行好评,晚年医术更为精湛,声誉卓然。先后被选为安徽省五届、六届人大代表,宁国县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常委,宁国县第八届、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许绍乐)
 
李芳洲 (19331965)宣城黄渡人。家贫早孤,8岁帮人放牛,15岁当长工。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历任战士、班长、排长。1963年9月转业到农业银行宁国县梅林营业所任政治指导员。1965年9月,参加徽州地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团,分配在歙县昌溪公社绍濂大队搞社会主义教育。是年12月22日,昌溪河水陡涨,定潭公社下坞大队吴秋香因事经昌溪大桥失足落水,李芳洲冒着严寒,跳入激流奋力抢救,因水势过急卷入漩涡,英勇献身。12月31日,中共徽州地委发出通知,号召全区人民向他学习。1966年3月,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子培(1937—1999),笔名竹溪,安徽太和人,其童年、少年在泾县查村度过,在那里读私塾、上小学。1950年后相继在歙县中学、徽州师范学习,1956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艺术专科学习,1958年毕业后,分配到宁国县文化馆工作,先后被评聘为馆员、副研究馆员,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宣城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宁国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皖南书画院副院长。
王子培酷爱绘画,并对此孜孜求索。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画家,徽州师范学校的评语也认为:该生具有美术天才。长大后他广泛临摹先贤画谱,铭记“师造化”、“清心源”的古训,通过专业系统地学习,他的艺术造诣和绘画技巧都得到很大提高。20世纪50年代,作为大学美术系高材生的王子培以一颗感恩的心,满怀激情和希望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决心繁荣祖国的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毕业前夕他写道:“我要万分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关怀、教育和培养,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文化事业,将我所学的美术知识和一切交给人民。”来到宁国后,被分配到文化馆做基层文化艺术工作。在近半个世纪时间里,他一直深入农村,扎根生活,全身心投入美术宣传、美术创作和群众文化艺术事业之中。他先后主持参与设计了《宁国县十年改革成就展》、《建国40周年宁国县美术、书法、摄影展》、《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50周年书画展》、《宁国密封件厂十年改革图片展》等大型展览和县商会80周年庆典、云梯畲族乡成立庆典等大型活动,并为此呕心沥血竭尽所能。
王子培画学各派,精于业务,熟悉各种绘画形式,尤其擅长版画、国画,精通摄影艺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他美术创作的主要时期,先后有数百幅版画、国画、摄影作品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参展。观赏他的作品,无论是版画、国画还是摄影,无不形神兼备,富于生活情趣,更有时代气息,即使是花、鸟、鱼、虫也熠熠生辉,乡土田园之风拂面而来。其版画作品主要特色是重“真实记录”,重“刀味”、“木味”,既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劳动情景,具有史料价值,又较好地展示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和作品的思想内涵。其中版画《炉火通红》、《山区气象站》、《畲族女民兵》、《擎天》、《税源》、《清泉》、《江南春》、《农家乐》等,刀法纯熟,线条拙朴,套色调和,表现手法大胆浪漫,显示出一种原汁原味的艺术魅力。王子培常用“信手拈来”来形容自己的国画创作历程。其作品构图简洁,用笔爽健,以小见大,常以小物小景入画,画面墨色浓淡有致,虚实相宜。比如,国画《赏秋》、《傲霜》、《青柏参天》、《桃花溪畔》,就传达了一种真善美的意念,令人回味无穷。作品多次入选省美展并被《文汇报》、《中国林业报》、《安徽日报》和《中国美术家》、《书与画》等报刊选用,其中国画《春满人间》被安徽日报社收藏。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个出色的摄影艺术家,用手中的相机“追光蹑景”,提炼自然造化之美。他拍摄的部分作品被大型美术刊物选为封面和年历画,其中《畲族风情》组照、《玉兰》、《争春》等参加全国大赛和全省摄影作品展览获奖。此外,他在参加社会活动的同时拍摄了大量讴歌宁国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新闻照片,其中有200余幅在国家、省、地级报刊发表,为宣传宁国、提高宁国的知名度立下汗马功劳。工作之余,还经常研读文学、历史、画论等方面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先后写有《清·康有为“敬老怀动”》、《刘海粟的座右铭》等文稿,分别在《中国书画报》和《河南画报》发表。
王子培作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宁国的土地上,不知播撒了多少艺术种子,并为其茁壮成长而努力耕耘。先后开办各类美术、摄影培训班30余期,多次下乡辅导文化站工作,为基层单位培养大批群众文化艺术骨干。在他培养的美术骨干里,有的考取了中国美院,有的考取了师范专科,并都有所成就,而他仍在为繁荣宁国群众文化艺术默默辛劳无私奉献。在宁国文化系统,他是一个才华出众、刻苦认真的人。他在与刘海粟、程十发、冯建吾、方诗恒、朱秀坤、张建中等海内外著名画家的交往中虚心求教,使自己的艺术功力不断增强。但又是一个生不逢时、命途多舛、付出最多的人。他中年丧子、老年丧妻,“文革”中又受到极不公正的批判,连续的不幸使人生旅途走得极为艰难,他走的一条充满坎坷曲折荆棘丛生的人生之路也正是因为这些熏陶和磨砺,让他的综合素质逐渐丰厚,养成了坚韧厚道、热情谦雅、淡泊名利、甘守清贫和不媚不俗的品质,他在精神上是富有的,但在生活中却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似乎是贫乏的。
王子培深深爱恋宁国这片土地和人民。每当有人建议他放弃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到外面谋发展时,他总是说:我已与宁国的山水、乡亲结下了浓厚情谊,难以割舍。在他年近花甲时,依然不忘为繁荣宁国群众文化艺术事业发挥余热。他写道:“我虽已年老体衰,但追求奉献矢志不移,愿竭尽余生之力为挖掘宁国民间艺术、发现培养人才、向外介绍宁国做一块铺路石,为宁国经济腾飞再立新功。”1999年6月12日王子培先生病逝于宁国。殁后,藏画散佚,人争传宝。其个人简历业绩相继被选入《中国美术家名人录》、《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中国当代文艺名人录》和《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许绍乐)
 

(附录人物资料除署名外,均摘自1997年版宁国县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