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宁国市委员会网站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长廊 > 文史资料

宁国古代人物-南宋两进士奚士达、奚士逊

2011/7/4 8:47:47 人评论

 

同胞兄弟两进士
——记南宋奚士达、奚士逊
李为民
 
说起宁国境内奚姓的由来,还得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吴越国境内的浙东地区,世代居住着奚姓人家,据考证,这些奚姓人氏均为夏朝著名车正将军奚仲的后裔。在钱缪为吴越王时,有两位担任车骑大将军的奚姓官员,一名叫奚鲲,另一名叫奚鹏,这两位将军战功卓著,深得吴越王的厚爱。公元978年,深明大义的吴越王钱缪为了不使百姓再因战争而生灵涂炭,毅然做出了主动将吴越国并入宋国的决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吴越纳土归宋事件。自吴越国纳土归宋后,大将军奚鹏便卸甲归田,然后悄悄带着全家老小一路西行来到宁国境内,择宁国东部今云梯乡落花坞一带隐居了下来。经世代生息繁衍,便有了宁国境内奚姓人氏的不断增多,且这宁国奚氏家族中每代都有人通过科举考试及第为官。所以,到了南宋时期,宁国的奚姓已渐渐成为皖东南地区的名门望族了(有史书记载:奚姓世有隐德,越九传而科第蝉联,遂为宛陵望族)。其中,奚士达、奚士逊两兄弟是其杰出代表。
宋淳熙二年(1175),每三年一次的朝廷选拔治国人才的科举考试成绩揭晓后,宁国考生奚士达、奚士逊同胞两兄弟双双题名进士,一时间这事在全国上下传为美谈。宋孝宗闻讯后觉得一家两兄弟金榜题名实属少见,特颁御旨,在宁国双营街(今城东路)中心敕建了一座牌坊,并赐名为双凤坊,以此来嘉奖奚氏两兄弟在登科考试中的杰出表现。此后,只要提到双凤坊,宁国人无不感到自豪和骄傲。
为宁国的父老乡亲争了脸面的奚氏两兄弟,哥哥奚士达,字必达,生于1152年。弟弟奚士逊,字谦之,生于1155年。这两兄弟自小便天资聪颖,气宇不凡,表现得与众不同。他们都有一个喜欢读书的共同爱好,兄弟俩饱览群书,手不释卷,经常为了读书而废寝忘食。在读书过程中兄弟俩还经常交流、争辩、探讨,这使得他们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书中的本质要义,学习的效率也就自然很高。于是,少年时代的奚氏两兄弟便已是街坊们时常夸赞的小才子了。
奚士达、奚士逊两兄弟自考中进士后,便很快双双步入了仕途。先说奚士达,起初被朝廷派往复州任职教授。在复州期间,奚士达积极仿效西汉时期著名大经学家胡安,为当地老百姓传经讲学,教授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为教化群众、改善民风做了许多有益的实事,受到了复州百姓的交口称道。朝廷见奚士达务实有为,便将他调往绩溪县任县令。绩溪位于皖南山区腹地,那时的交通十分不便,境内贫穷落后。奚士达到任伊始,便不辞辛苦的奔波操劳,呕心沥血,勤奋治县,不几年,便使绩溪县呈现出一派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象。于是,治县有方的奚士达被朝廷直接提调京城任职,离开绩溪那天,成群结队的老百姓跟在车马后面含泪送行,场面十分感人。
奚士达调往京城担任的是提辖左藏库签书,这是一个管理国库的重要官职。由于国库管理着大量钱财,正如人们所说的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的缘故,在这个岗位任职的官员很容易贪污腐败。而奚士达则洁己奉公,不为钱财所动,恪守职责,认真理财管库。在他任职期间,国库管理规范,钱财十分充盈,确保了国家经费的正常开支。不久,奚士达又被调任淮南判官,以钦差大臣身份协助并监督淮南节度使管理地方军政事务。他在淮南时,淮南地区安定和谐,人心思治,社会一派太平盛世。当朝廷准备将他视为可以倚重的人才调回京城委以重任时,奚士达闻讯后,审时度势,反复思忖,认为时下奸臣当道,回京城后受复杂险恶的官场人际关系羁绊,难以施展自己治国的才能和抱负。便以身体染病为由,毅然决然主动辞官返回了宁国家乡,过着读书种菊的田园式生活。
辞官回乡后的奚士达,始终坚持以儒家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并费时数年编著成《中庸讲义》一书,旨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礼仪之邦的传统道德。这本书在南宋后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风行到了海外。此外,他还省吃俭用,自筹资金,在宁国以东的汤公山顶上建树起一尊奚姓鼻祖仲虺的塑像,以供奚氏后辈子孙瞻仰。晚年,奚士达在宁国家乡主动积极地修德行善,做出了许多有益于乡里乡亲的好事,被宁国老百姓尊称为义公士达。嘉定十四年(1221),奚士达病逝于宁国城里,享年七十岁。
再说奚士逊,考中进士时的奚士逊还不满二十岁,皇帝见他年岁还小,便委任了一个丞倅之职让他试试,这丞倅是一个管理地方事务的副职官员。谁知小小年纪的奚士逊,在处理公务时却游刃有余,显得十分沉稳;在调解民事纠纷时,能言善辩,十分干练,受到了群众的拥戴和官吏们的敬畏。皇帝闻之十分高兴,几年后,年轻有为的奚士逊仕途便一帆风顺,由丞倅一路飙升至位尊权重的大理寺卿,这是掌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职务。大理寺所掌为审讯平反刑狱之政令,要做到推情定法”“刑必当罚,使狱以无冤是很不容易的。奚士逊在任大理寺卿期间,严守法律,为人正直,明察秋毫,断案公平,定罪合理,纠正平反了一系列冤假错案,使大理寺风清气正,深得宋宁宗的赏识。
开禧三年(1207),礼部侍郎史弥远勾结杨皇后,谋害了当朝宰相韩侂胄。事后,史弥远找到奚士逊,希望大理寺能立即着手开展清理韩侂胄死党的运动。奚士逊一听,敏锐的看穿了史弥远企图借清理韩侂胄死党为抓手,以达到他铲除异己的个人目的,正言立色的回答到:韩侂胄实属奸臣,其死罪有应得,但要以此为借口扩大打击的面,伤害无辜,这我做不到!说完拂袖而去。正是由于奚士逊拒绝了史弥远的要求,使得株灭韩侂胄死党扩大化的计划未能实现,从而保护了大批官员幸免遇难。从此史弥远便怀恨在心,时常在皇帝面前谗言诬陷奚士逊,宋宁宗偏听偏信,不久,便免去了奚士逊的大理寺卿一职,将其遣返回乡。奚士逊坚持正义,不惧威胁,不为利诱,坦坦荡荡的君子胸怀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当时朝野上下的广泛敬仰。罢官回乡的奚士逊,逸情山水,睦宗恤邻,教子有方,四个儿子中有两个分别于嘉定十三年(1220)、嘉定十六年(1223)考中进士为官,其晚年声名远播。宝庆元年(1225),奚士逊因病逝世,享年71岁。出殡那天,宁国举城哀悼,万民失声,丧礼极其隆重,充分表达了乡民们对奚士逊的爱戴和敬重。
(作者系宣城市政协委员、宁国市政协常委、宁国中学校长、书记)
 

友情链接